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佩奇文学 www.pqwx.net,最快更新三国志演义白话文【原着无删减】最新章节!

    说起来,章武元年秋八月,先主率领大军到达夔关,进驻白帝城。前队的军队已经出了川口。接近臣子报告说:“吴国的使者诸葛瑾到了。”先主传达旨意叫人不要放他进来。黄权上奏说:“诸葛瑾的弟弟在蜀国做了宰相,一定是有事情才来的。陛下为什么要拒绝他进来呢?应当召他进来,看看他说些什么。如果可以就听从他的意见;如果不可以,就借他的口告诉孙权,让他知道讨伐有理也有名。”先主听从了黄权的建议,召见诸葛瑾进城。诸葛瑾跪拜在地。先主问道:“子瑜远道而来,有什么事情呢?”诸葛瑾回答:“我的弟弟长期为陛下效力,因此不敢回避天子的刀斧,特来向陛下报告荆州的情况。前段时间,关公在荆州时,吴侯数次向他求亲,但关公不同意。后来,关公攻取襄阳,曹操多次致信吴侯,让他袭取荆州;吴侯本来不肯答应,因为吕蒙和关公不和,所以擅自兴兵,造成大事,现在吴侯后悔也来不及了。这是吕蒙的罪过,不是吴侯的过错啊。现在吕蒙已死了,怨仇也算消除了。孙夫人一直想回去。现在吴侯令臣做使者,希望把孙夫人送回来,活着送还投降的将领,并把荆州交还给陛下,永远结为盟好,共同消灭曹丕,以正曹丕篡逆的罪名。”先主愤怒地说:“你们东吴杀了我弟弟,今天敢用花言巧语来游说我吗!”诸葛瑾说:“我请陛下跟我从轻到重地看这件事情:陛下是汉朝的皇叔,但是汉帝已经被曹丕篡夺,而陛下却不思剿除这个篡夺者,反而为了异姓之亲,而屈居万乘之尊:这是舍弃大义而取小义啊。中原是海内之地,两都都是大汉创业的重要地方,陛下不去攻取,反而只争夺荆州:这是放弃重要的而去追求不重要的。天下都知道陛下即位后,必定要兴复汉室,恢复山河;但是现在陛下却不问魏国,反而想要去攻打吴国: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。”先主大怒道:“杀了我的弟弟的仇人,不共戴天!想让我罢兵,除非死了才算结束!如果不看丞相的脸色,我就先斩了你的头!现在就放你回去,告诉孙权:你洗净脖子等着被斩!”诸葛瑾见先主不肯听从,只得返回到江南去了。

    这时张昭对孙权说:“诸葛子瑜知道蜀汉的兵力强大,因此借口请求和平,想要背离吴国而入蜀。他一去不会再回来了。” 孙权说:“我和子瑜之间有生死不易的盟誓。我不会辜负子瑜,他也不会辜负我。曾经,子瑜在柴桑时,孔明来吴国,我想让诸葛亮留下来。但子瑜说:‘弟弟已经投靠了刘备,我没有二心;我弟不留下,就像我会不去一样。’他的话足以打动神明。今天,他怎么可能投降蜀汉呢?我和子瑜可以说是心灵相通,不会被别人煽动的。” 说话间,忽然有人进来报告诸葛瑾已经回来了。 孙权说:“我说的对吧?” 张昭满脸羞愧地离开了。 然后诸葛瑾见到孙权,说刘备不愿意讲和。孙权大吃一惊,说: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江南就危险了!” 有一个人在台阶下走上前来说:“我有一个计划,可以解决这个危机。” 孙权看着他,发现这个人是中大夫赵咨。 孙权问:“你有什么好策略?” 赵咨说:“主公可以写一份上表,我愿意去见魏帝曹丕,讲述利害关系,让我们攻打汉中,这样蜀汉的士兵就会处于危险之中。” 孙权说:“这个计划非常好。但是,你必须保持东吴的形象,不要失去我们的威严。” 赵咨说:“如果我出了一点差错,我就会投江自杀。怎么还有脸再见江南的人物呢!”

    孙权大喜,立即写表称臣,命赵咨为使者。星夜赶到许都,先拜见太尉贾诩等大小官僚。第二天早晨,贾诩上朝时说:“东吴派遣中大夫赵咨送上国书。”曹丕笑道:“这是想要退蜀兵的缘故。”随即命令召见赵咨。赵咨拜伏在台阶下。曹丕看完国书,就问赵咨说:“吴侯是怎样的一位君主?”赵咨说:“是一个聪明、仁智、雄略的主君。”曹丕笑道:“你的夸奖是不是太过分了?”赵咨说:“臣并非是夸大事实。吴侯重用鲁肃这个普通人才,说明他是聪明的;提拔吕蒙这个普通人才,说明他是明智的;俘虏了于禁却没有加害他,说明他是仁慈的;夺取荆州兵不血刃,说明他是有智慧的;占据长江三峡地区,俯视天下诸侯,说明他是雄才大略的;委屈身份侍奉陛下,说明他是有谋略的:凭借这些论断起来,岂能不算是聪明、仁智、雄略的君主吗?”曹丕又问:“吴国君主颇通学问吗?”赵咨说:“吴侯航行江河上万艘,拥有甲兵百万,任用贤能,使用能人,志在经营四方;他但凡有空闲的时间,就博览群书,观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,采取其中的精华,而不像书生那样只去寻章摘句。”曹丕问:“我想攻打吴国,行吗?”赵咨说:“大国有进攻之兵,小国有防御之策。”曹丕问:“吴国畏惧魏国吗?”赵咨说:“吴国拥有甲兵百万,长江汉水作为天险,有什么可怕的呢?”曹丕问:“东吴像你这样的大臣有几个?”赵咨说:“聪明特达的有八九十人;像我这样的人,车载斗量,数也数不清。”曹丕叹了口气,说:“如果你去四方做使节,不会辱没国家的信任,你可以干这个工作。”于是,他降诏命令太常卿邢贞赍送册封孙权为吴王,加赐九锡。赵咨领到了诏书后就出城去了。

    太常刘晔上谏说:“如今孙权怕蜀军势力,来投降请求,我以为,吴、蜀两国交战,这是上天要灭亡吴国。如果派遣上将率领几万大军,渡江袭击蜀军,蜀军在外作战,魏军在内攻击,吴国灭亡,不出十天。吴国灭亡,蜀国就孤立了。陛下为什么不及早这样做呢?”魏文帝说:“孙权已经向我朝臣服了,我若是进攻他,那是鼓励天下想要投降的人的心;不如接受他的投降。”刘晔又说:“孙权虽然有雄才大略,但却只是个被削去了爵位的前汉朝骠骑将军和南昌侯。他官职不高,所以地位也就微贱,对于中原一带还存有敬畏之心,现在他因是孤军寡将所以有胆惧。假若您册封给他一个王的尊号,那么他离陛下的地位就只有一级之差。现在陛下相信他的诈降,加封他的爵位来养肥他。这不等于老虎背上插上翅膀吗!”可魏文帝听后就坚决表示反对道:“我不帮助吴国,也不帮助蜀国。等到看到吴、蜀两国交战,吴国被灭掉一个国家,蜀国被灭掉一个国家,那时再去除掉它们,有什么困难呢?我已经决定了,你不要再说了。”于是命令太常卿邢贞和赵咨捧着皇帝的册封诏书,直接到东吴去。

    孙权召集文武百官,商议抵御蜀兵的计策。忽然有人来报,魏国皇帝封孙权为王,孙权应该亲自前去迎接,顾雍劝道:“主公应该自称上将军、九州伯的称号,不应该接受魏国皇帝的封爵。”孙权说:“当年沛公接受项羽的封号,是因为当时的情况;为什么我不能接受魏国皇帝的封爵呢?”于是率领百官出城迎接。邢贞自恃是上国的使者,进门不肯下车。张昭勃然大怒,说道:“礼数要完全遵循,执法要绝对严肃,你怎么敢自己尊大呢?你以为江南没有锋利的刀剑吗?”邢贞惊慌失措,赶忙下车与孙权相见,并一同乘车入城。忽然车后有一人放声痛哭说:“我们这些人不能奋勇当先,舍生忘死,为主公灭亡了蜀国,反而令主公受别人的封爵,这不是侮辱吗?”众人看去,原来是徐盛。邢贞听了,叹息说:“江东将相有这样的人才,终究不会长久屈居人下的!”

    话说孙权被封爵之后,所有的文武官僚都来拜贺了。命人打包好美玉明珠等物,派人进宫献上谢恩。早有密探报告,蜀国的大军和南蛮的沙摩柯率领的数万番兵,还有洞溪的汉将杜路和刘宁的两支军队,水陆并进,声势浩大。水军已经出了巫口,陆军也已经到达秭归。此时,孙权虽然登上了王位,然而魏国的主公不肯相助,于是他问文武官僚:“蜀国的军势很强大,我们该如何是好呢?”大家都默不作声。孙权叹了口气说:“周瑜之后有鲁肃,鲁肃之后有吕蒙,可是现在吕蒙已经去世了,没有人能够和我一起分担忧虑了!”说到这里,突然班部中走出一位少年将领,气势十足地走到孙权面前,跪在地上说:“虽然我年纪还小,可是我有一些兵法的韬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