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佩奇文学 www.pqwx.net,最快更新秦王本纪最新章节!

。”

    “表哥放心去吧,有我陪着表妹,没事的。”

    李峻闻之,对丫鬟们道:“我那七香苑的花、树好生照料,莫较旱了。”

    又对书童们道:“我那听雨轩的珍禽异兽,好生喂养,莫较瘦了。”

    丫鬟、书童们皆道:“世子殿下放心。”

    言毕,俯身上了马车。此时,李智、李默已在车上。

    李庚见李峻上了马车,令士兵前进。

    众人见军队离去,皆道:“恭送王爷、世子殿下。”

    因先前李礼领十万秦军先行,李庚此次只带了五百亲卫骑兵,西关距此一千二百余里,照此行军速度,约五六日后方能抵达西关。

    行军四日,约有八百余里,忽见一山,名曰“咸中”,山脚有一湖,名曰“乐平”。

    山是好山,尖峰矗矗,远脉迢迢。岭头青松郁翠,崖下巨石嶙峋。幽禽喑咽,山兽咆吼。獐鹿成双,鸦鹊打阵。山草山花不尽,山桃山果时新。

    水是好水,流水潺潺,涧泉滴滴。流水潺若鸣玉佩,涧泉滴如奏瑶琴。燕喜花飞,鱼惊絮落。燕喜花飞拾红泥补穴,鱼惊絮落,吹白雪消寒。一棹撑来烟雨外,双鸳惊去水云中。

    大军正在前行,忽然一人一骑驶来,亲卫见状赶忙拦住。

    “来者何人?”

    李峻闻前方动静,掀开帷幔,只见一人身材高大,相貌堂堂,眉如重墨,双目有神。头戴一字方巾,身穿藏青锦服,腰系虎皮裙,足蹬熟皮靴。坐骑一匹高头白马,挂一张画弓,悬一壶翎箭,手中横着把三尖两刃刀。

    只见此人将兵器挂在马上,翻身下马,单膝点地拱手道:“小人王通,拜见秦王殿下。”

    李庚见状,拂手示意亲卫退下。

    “汝系何人?”

    王通道:“小人王通,表字文远,岷州人士。从小生长在这荒山间,有些蛮力气,愿投军保家。三日前李将军率兵于此经过,急于行军不敢收留,特让小人在此恭候王爷。”

    李庚闻之,自知是李礼三日前行军经过。

    “你且起来。”

    王通闻之起身道:“谢过王爷。”

    “你既参军,可有本领?”

    “早年有位卢高人曾路过寒舍,教了些刀法,此兵器就是那时打造。”

    言毕,指了指马上的三尖两刃刀。

    “你且比划比划。”

    王通领命,从马上拿起三尖两刃刀后退几步,挥舞起来。

    只见王通双手持刀,使出浑身解数,将先前习得二十八路刀法,一一使了出来。

    刀身掠空,一片寒芒。刀尖点地,飞沙走石。一套刀法下来,如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
    李庚以手抚须,顿首称赞,道:“你且留下,随军入关,待他日取得军功,再论功行赏。”

    王通拜谢。

    李庚又令随行主簿记下,又传令道:“天色已晚,安营下寨,明日四更做饭,五更启程。”

    亲卫队领命,遂安营下寨、分班巡逻。

    日暮时分,李峻心生烦闷,遂同李默营外闲行,只见山上,径入云深,几户人家坐落。时逢雁远,一天暮色横陈。湖边翠柳欲牵云,莲底金鳞将读月。樵夫寂夜担山月,渔叟闲春钓水云。真是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

    此时,一人一骑飞奔而来。

    “报!”

    原是西关信使,战报传来。

    李庚接过书信,令信使退下歇息。拆开书信,目视良久,若有所思,随即修书一封并原信差亲信送回秦王府,递予军师杨公佑。

    原来,三十年前,中原内外战火纷纷,边境流寇重重,民不聊生。这西夏兵便是流寇之一,当年李庚奉命率军抵御西夏,打得西夏拓跋氏溃不成军,割地求和,年年朝贡。

    三年前老皇帝赵询驾崩,新皇帝赵偕登基,拓跋氏以新皇帝无能,以三年间以大旱为由,不纳朝贡,新皇帝赵偕不以为意。拓跋氏便变本加厉,攻打西羌米擒氏,早有探马上报,赵偕言:弹丸之地,无以为虑。

    左右皆言宜趁早防之,迟则生变,赵偕置之不理。拓跋氏攻占西羌,集结兵马十数万,以新皇帝昏庸为由,先取西关,再图中原。赵偕怒不可遏,下旨令李庚率秦军十万同西关合兵一处,攻打西夏。

    此时李峻同李默闲行,见迎面一人手摇羽扇,缓缓而来,只见此人头戴纶巾,身穿素锦宽袍,腰系棕褐銮带,脚穿黑色双梁鞋。身长八尺,面白须长,目如朗星。

    此人是李庚四义子李智李季明。李智幼时曾为人贩掠去,关至房中。待人贩出行时,李智见桌上置一碗,以脚踢桌,使碗落地,遂以碗片去其手缚,待要出逃时,闻人贩将至,急中生智,遂微开屋窗,遗一履于窗边,只身匿于门后。人贩开锁入屋,见碗碎绳断,窗开履遗,误以为从窗而出,遂出窗而追。李智待其走远,夺门而逃。李庚闻之惊叹,遂令其拜入杨公佑门下。

    近几日,李庚见李峻心不在焉、魂不守舍,遂令李智前去安抚。

    李智行至李峻身前,拱手作揖。

    “拜见世子、二世子殿下。”

    李峻不知李智所来为何,道:“汝为家父义子,当为吾义兄,不必如此多礼。”

    “今夜有雨,还望殿下早些回营。”

    “义兄如何得知?”

    李智以手抚须,笑道:“水势看知风急缓,云形猜解雨阴晴。世子不知?”

    李峻近日心神不宁,并未将这些事放在心上,遂大笑道:“一时疏忽了,此刻回营。”

    言毕,转身欲走。

    “冥冥之中,自有天定,世子无须多虑。”

    李峻闻之,笑道:“我偏要人定胜天呢?”

    李智遂不言语,见李峻走远,道了句:“恭送世子殿下。”

    见李峻走远,遂回营回禀李庚。

    李庚问道:“智儿,此去如何?”

    “回禀义父,世子外表乖张,然胸有城府,无需多虑,若以计谋之,可令世子有世袭之心。”

    李庚笑道:“有何良计?”

    李智附耳如此如此。

    “汝随公佑多年,学了多少本事?”

    “师傅老人家足智多谋,孩儿只习得九牛一毛耳。”

    李庚大笑,令李智回营安歇,李智告退。

    两日后,李庚抵达西关,李礼率军同西关守将王忠关外相迎,李庚随众将士入西关。

    李峻下了马车,只见西关城内,刀枪剑戟,将士演练。西关城上,来往密接,兵卒巡逻。西关城外,黄尘卷起,飞沙走石。西关城下,鹿角密布,排叉交加。

    入西关后,李庚不及歇息,忙令众将帐中议事。

    议事帐中,只见墙上挂着西关边防图,议事帐的中央摆放沙盘,沙盘中呈现西关周边城防布局,山林湖海。

    李庚视之,不免感怀,这西关多年不曾亲至。遂问道:“近半月战况如何?”

    “禀秦王殿下,此时西夏拓跋氏非同往日?”

    李庚抬首看去,只见此人年近四十,身穿铠甲,身材健硕,原是西关守将王忠。

    “如何非同往日?”李庚问道。

    “昔日西夏拓跋岑领军,虽率兵三十万,然军纪不明,不足为虑。此时领兵者乃拓跋岑之侄拓跋建英,此人强其叔父数倍,虽率兵十万众,然队伍整齐,军纪严明。半月来敌我各有争锋,伤亡参半。”

    李庚闻之沉思。

    此时,帐下李礼道:“回禀义父,近两日拓跋氏西关下骂战,我等谨遵义父军令,紧关城门,不曾出战。”

    李庚略微点头。

    这李礼,表字叔仪,乃李庚第三义子。李礼身长七尺有余,生得一双俊目,唇红齿白,此时一身银甲。

    议事帐中,李庚目视沙盘,沉思良久。

    此时关外突闻人喊马嘶。

    “报!报将军,拓跋臻城下叫战。”

    “贼军欺人太甚,谁可迎敌?”李庚怒喊道。

    “小人愿往。”

    此时,帐外一身材魁梧者大步而来。

    众人闻之,皆循声看去。

    正是:

    西夏拓跋犯边境,李家世子首入关。

    嚣张跋扈欺人甚,城墙将士弓上弦。

    欲知这身材魁梧者系谁?且看下文分解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